这一次,董明珠把她的“大棒”挥向了90后
前晚,在央视《对话》栏目中,董明珠对90后开网店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
90后不愿意去实体经济里工作,在家里开个网店就可以赚钱,一个月赚一两千不用受约束,不用打考勤,这一代人对整个国家实体经济的发展是有隐患的,不仅仅是网店模式给实体经济带来冲击,它给整个社会都带来了冲击。
董小姐又开始挥舞着“实体经济”的大棒,满地打人,不过这次的对象变成了90后。
销售出身的董小姐一直坚信,只有面对面的交易才能促使GDP增长,马云的那一套都是骗人的把戏。
董小姐的逻辑是如今的90后太过于懒散,才会选择去开网店。恰逢如今实体经济不景气,许多年轻人选择了更有前景的行业。于是这部分开网店的90后,就要为实体经济的衰落负责,这完全就是强盗逻辑嘛。
任何事情、任何现象的存在,都有它的必然性,同时也是会有变化的。90后之所以喜欢开网店、当网红、做直播,当然与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,互联网特征密不可分。我们不要一下子将互联网拔得特高,一下子又将其贬得一无是处。每一项新技术的出现,必然带来新的革命。而这革命,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,谁能准确预测未来必然是怎样?
当然这样理解董小姐的话可能太过于狭隘,我们把她的话再捋一捋,想表达的意思可能是,如今的年轻人已经抛弃了实体经济。
确实越来越多的90后开始从事非实体经济的工作,从制造业到金融、IT、房地产,甚至淘宝店主、直播网红也渐渐的变成了许多人的选择。董小姐可能也是看到了这种现象,才有了上面的一番言论。
但不知道董小姐在口诛笔伐的时候,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?
如今的90后,年纪最大的也不过26岁,很多人也就刚刚大学毕业,还处于人生的试错阶段,他们大多数是不会考虑自己的职业选择会对社会产生上面影响。更重要的是中国教育不会跟你讲专业发展前景,他们只会跟你讨论什么专业最热门,但最热门的专业从来都不是制造业。
曾经一个毕业两年的师兄向我抱怨,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,还不如微商赚的多,工作两个月不如开淘宝的赚的多,工作三个月,不如直播赚的多。实体经济既提供不了优越的工作环境,也提供不了令人满意薪资,凭什么让别人为你工作?
往大了说,开网店也算是供给侧改革了,如今的中产阶级都忙着还房贷、攒养老金、攒学费。万达的百货生意不好,关键还是中产阶级消费不起,有了消费能力的人,他们也更愿意去日韩港扫货,网店不过是适应了当下的生活节奏而已。
话说回来,90后也都清楚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。也知道美国的强大并不是因为他们的亚马逊、eBay,而是因为他们的波音、通用。
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什么,因为吃饭才是刚需。
制造业的低工资对应的可不是低房价、低教育、低医疗支出。我们也想做实体经济,关键是没钱啊,再者,掌握财富的并不是90后,我们无权决定市场。选择网店不仅是觉得自由,更重要的是生活。如果制造业能够提供高收入的工作,谁会在凌晨还在淘宝上扮演着店小二的角色?
如今的实体经济全是一群老人家的原始资本积累,吃着最大蛋糕,拿出一点点残渣。进去只能做得最多,拿得最少。这种大环境下,玻璃大王曹德旺都不得不开始赴美建厂,你让一个刚出校门的90后去适应还是去改变?不是每一个人都想去改变世界,有些时候他们只是想生活的更好一点。
最后,问题的根本还是如何让资本回流到制造业,这个时候我们要担心的是,那些不愿改变、占据大量资源的50后会对这个社会产生冲击吗?
如果一味的把互联网看做是实体经济的对手,而不是将它作为推动实体经济的工具,那么不好意思,它就是要摧毁这样的实体经济